2025年4月28日,南充光彩大市场广告材料交易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喷绘写真类产品价格指数环比下降1.2%,但市场内部呈现出明显的“传统材质降价、环保工艺溢价”分化格局,折射出广告制作行业的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趋势。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轮价格调整不仅源于供需关系变化,更暗含产业链上下游对环保政策、数字化营销的深层响应。
受UV打印技术普及冲击,普通户外喷绘布(520型)价格已跌破12元/平方米关口,较上月下跌4.2%,部分商户甚至推出“10元/㎡清仓促销”。走访市场发现,多家批发商的仓库堆满了滞销的传统喷绘材料,一位经营15年的商户坦言:“过去一个月,溶剂型喷绘的订单量下滑了30%,尤其是房地产围挡广告需求锐减,很多客户直接要求改用UV工艺。”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广告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标准》将于7月正式实施,传统溶剂型喷绘的高污染特性使其面临合规困境。据测算,升级环保设备与改用低VOCs油墨的成本将增加20%以上,部分中小作坊因此选择退出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充地区已有8家传统喷绘厂关停,行业“去产能化”进程加速。
尽管设备维护与进口墨水成本攀升,但UV喷绘材料(3.2米PET卷材)价格仍保持2.3%的月度涨幅,达28.5元/平方米。市场调研显示,高端UV打印机的折旧费用占整体成本30%,进口UV墨水价格同比上涨15%,而国产替代品在色彩稳定性与耐候性上仍有差距。但商户普遍认为,UV工艺的“即打即干”“无气味”特性使其在商业广告、展览展示等领域不可替代。
随着裸眼3D广告、沉浸式展厅等数字化营销需求爆发,UV喷绘订单量同比激增23%,其中“高清UV+亚克力复合板材”订单增长尤为显著。某广告公司负责人透露:“客户对户外广告的耐候性和画面精细度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商圈灯箱广告必须保证3年不褪色,UV材料成为首选。”部分高端柔性灯箱布订单更实现40%增长,单价突破35元/平方米。
透明背胶材料因适配AR交互广告需求,价格逆势上涨8%,达35元/平方米。在南充某科技园区,一家创意公司正用该材料制作“虚实结合”的导览标识,其负责人表示:“虽然单价较高,但互动体验带来的广告价值远超传统喷绘。”柔性灯箱布则因国产供应链完善,价格下降5%,市场份额提升至45%。
市场监测数据显示,可弯曲的“智能调光膜”虽单价高达60元/平方米,但凭借其动态展示功能,已吸引科技类客户的首批订单。例如,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定制了可随温度变化显示不同图案的橱窗广告,此类“技术溢价”产品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3%提升至8%。此外,可降解环保喷绘膜虽未大规模商用,但已有6家商户开始接受预定。
光彩大市场数据显示,4月商户设备升级投资额同比飙升45%,国产UV打印机采购量占比突破70%。商户“老王喷绘”负责人介绍,其门店投入50万元购置了自动裁切与AI排版系统,效率提升40%的同时天博,人工成本降低25%。“现在客户要的是‘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设计到安装必须全流程数字化。”
四川省广告行业协会联合光彩大市场推出“环保工艺认证体系”,通过认证的商户可享受采购补贴与优先接单权。秘书长王磊指出:“未来两年,行业将淘汰60%的传统喷绘产能,谁能率先通过ISO 14001环境认证、掌握AI设计工具,谁就能在竞争中存活。”
在“效率”与“低碳合规”双重压力下,喷绘写真行业正经历从“价格战”向“技术战”的转型拐点。商户的生存逻辑已从“低价竞争”转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而新材料与AI技术的融合,或将重塑未来广告制作的成本与价值曲线。市场预测显示,若下半年国产环保墨水技术取得突破,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 四川省广告协会技术顾问李强:“UV打印机的国产化率提升至80%时,成本将下降15%,但商户需警惕低价竞争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
● 市场分析师张明:“透明背胶与智能调光膜等创新材料天博平台,可能在未来三年内成为主流,广告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远超预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