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东河印制公司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是在1965年“战备”形势下兴建的后备印钞厂。地处川、陕、甘交界的大巴山腹地旺苍县。建设之初,东河公司被称为515厂,因毗邻旺苍东河,更名为国营东河印制公司,为国家乙级保密单位天博最新,下属印钞、造纸、热电、机械制造和贵金属四个厂。
1965年,针对国际形势剧变,党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鉴于印钞造币的重要性和机密性,新建造币厂迫在眉睫。依据主席的“靠山、分散、隐蔽”和“依山傍水扎大营”的原则,旺苍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淳朴的民风,再一次进入党中央的视野。
为落实党中央的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派人经过数次勘察、选址,按照“不占良田好土”和“先生产、后生活”的建厂原则,最终决定在四川盆地北部的米仓山南麓、位于嘉陵江支流东河岸边的旺苍县筹建国营东河印制公司。
1965年3月,根据国家三线建设规划,国务院下达同意在旺苍县建设印钞厂的指示文书。1965年9月7日,国家计委批准在旺苍县建设一座印钞厂。当初按照规划,国营东河印制公司是一座宏伟深远的超级战略工程,当时工程总投资达:2053亿元,整个建设期长达20年。
1965年5月,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简称“东河公司”)正式开工建设,下设印钞、造纸、机械制造与贵金属提炼、热电四家企业。东河公司建设地址与32年前建立的川陕省造币厂相距仅8公里。
所属四个企业分布在广旺(广元市至旺苍县)公路沿线的两沟三坝(黄家坝、蒲家沟、卢家坝、长滩坝、孙家坝),公司距成都市450公里,距离宝成(宝鸡至成都)铁路干线公里,企业与企业之间最远距离为33公里。
东河公司建设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指示上海造币公司机械制造车间、沈阳造币公司造币冶炼车间整体搬迁入四川。同时,各家印钞、造币、造纸企业也“择优挑选”生产骨干、技术人员天博全站、管理人员,全力支援东河公司的建设。
1969年5月,热电厂一机一炉试发电成功,建成了西南唯一一家印钞企业。职工人数最多时达到3028人,人员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沈阳以及四川本地。
经过数年奋战,这个全国唯一一家集印钞、钞票纸生产、贵金属提炼、供水发电、印刷机械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终于在旺苍大山深处建成。
1972年,全国唯一一家集印钞、钞票纸生产、贵金属提炼、供水发电、印刷机械研发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东河印制公司全面投产。在其后的20多年间,东河公司是国家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印制企业,在多项人民币技术研制、设备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四套人民币的研制中,东河公司负责固定人像水印的攻关和试验任务。东河公司一边保证第三套人民币的用纸需求,一边进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张的无数次大试小试。经过近两年的反复摸索和实验,终于实现了新版10元券、50元券和100元券所有纸张的规模化生产,水印质量和防伪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1991年3月3日,东河公司成功生产出带安全线的钞票纸,成为第四套人民币1990版50元券和100元券用纸。
1.成都印钞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印钞造币总公司直属的以生产国家法定货币为主,集防伪印刷、特种专用纸张生产、金银精炼和贵金属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印制企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既能进行钞票印制又能进行钞票纸生产的企业。
2.保密单位级别: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涉密集成业务;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机密级、秘密级涉密集成业务。
父亲89年在东河公司职工医院,治病住院。95年左右回成都探亲结果旧病复发,听说东河公司迁到温江就去了。结果还真遇到了熟悉的医生,他们很热情,直呼“娘家人”来了[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