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4日,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海淀分会场活动的第一站来到清华大学,这是北京书市首次走进高校,将图书文化的独特魅力带入校园,在“旧书”与“新知”的交汇中,点燃青年学子对阅读与共享的热情,为“书香北京”“书香校园”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丰富的红色经典、学术专著与人文新知图书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在古籍鉴赏区,学生们近距离欣赏与探索珍稀古籍之美,在翻阅中引发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立足文化内涵与实用趣味,围绕“海淀三山五园、文博文创、出版社文创、学习减压搭子”四大主题展开,精选各类创意文具、治愈系手办等学习减压类好物,打造一个兼具文化质感与年轻气息的文创体验空间,让书香与创意在清华园内交相辉映。
记者了解到,所有出版社摊位的图书均在八折基础上叠加北京书市优惠券,折算下来约为四折,作为专属学子们的特别福利天博。
据悉,本次活动汇集了各知名大学出版社,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行业头部优质出版机构齐聚,如中央编译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孔夫子旧书网、中信出版集团等。
活动现场,最具厚重感的当数“家国记忆”红色主题书架摊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一承载民族记忆的重要时刻,以阅读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特殊意义。
人民出版社、中史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多家权威出版机构共同参与,集中展出一批经典红色读物与主题系列。这里既有系统梳理党史与抗战史的权威著作,也有再现峥嵘岁月的珍贵档案与口述史料,更有面向青年读者的红色经典普及读物。
与此同时,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清华学人摊位”。今年恰逢清华国学院成立100周年,该摊位以展现清华精神与人文积淀为主题,集中展示清华学人的代表性著作和传记作品,彰显大师风范与思想深度。更具仪式感的是,摊位还陈列了自2015年至今清华大学每年为新生推荐并赠送的一本书,记录十年来“书香迎新”的传统与精神延续,为读者呈现清华人特有的文化印记。
校园互动摊位同样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清华学子以丰富的创意与扎实的文化底蕴,为读者们打造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学术性的沉浸式体验。
在学生会组织的DIY书签摊位上,三种不同工艺——干花压片、刮刮乐与掐丝珐琅,为同学们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一枚枚书签在手作间完成,既是阅读的陪伴物,也是个人审美与青春记忆的留痕。活字印刷摊位上,参与者可以亲自组合诗句或创造独特的短语,将其印刻在书签或书页上,感受非遗技艺与古典诗意的交织。
与传统文化紧密呼应的还有学生红楼梦协会的特色展示。协会成员通过讲解扇子文化,并辅以漆扇制作的互动环节,带领同学们走入《红楼梦》中的雅致世界。在此之外,清莲诗社设置了“飞花令”“诗人竞猜”“风格背诗”三重挑战,引导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重温诗词积累。伴随趣味十足的奖品发放,古典诗歌成为校园交流的生动话题。
学生文学社则通过“字里行间·文学寻踪”互动挑战,将中外文学经典片段化作一张张答题卡。参与者在推敲字句间辨识作品与作者天博综合,既考验阅读积累,又点燃文学探索的热情。
这些校园互动摊位不仅让阅读在校园空间中焕发出新的形式感与体验感,也彰显了清华学子以文化浸润青春的创造力与凝聚力。通过互动与共创,“旧书新知”不再仅仅是一场书籍的流转,更是一段段青春故事与文化传承的汇聚与延伸。(路艳霞)